陕服主页

健康学院

Costume Institute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8月7日立秋,不少人惦记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但专家提醒,盲目跟风饮用高糖、高脂的奶茶,可能会助湿生痰,加重身体负担。“立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但受‘秋老虎’影响,暑湿未退,形成‘温燥’气候。此时养生,关键在于健脾化湿以清余暑,养阴润肺以御初燥。”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郭斌教授说,夏季遗留的湿气若未及时化解,可能困阻脾胃,引发食欲不振、身重乏力。而秋季燥邪伤肺,易导致口干咽燥、皮肤干痒、便秘等“...
  • “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说,秋风主肃杀,万物于此时开始凋零,人体也随着自然气候变化,阳气开始内收下藏,腠理变得紧实,毛孔逐渐关闭以防外邪,若未能顺应时节调摄,则易感受外邪;随着昼夜温差增大,空气湿度下降,人体容易出现气道干痒欲咳的感觉,呼吸系统疾病亦开始进入高发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更容易在这个季节病情加重。针对立秋时节的特点,人们应当如何从情志、...
  • 新华社银川7月19日电 2025年7月20日入伏,三伏天正式开始,“晒背”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三伏天到底要不要晒背?怎么晒背?需要注意什么?记者采访了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专家。“三伏天自然界阳气鼎盛,此时晒背补阳祛寒效果极佳。”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郭斌说,中医认为,背部属“阳”,督脉与膀胱经均行于背,晒背可直接温补阳气、化解内寒,还可促进气血循环、驱散湿冷停滞。怕冷、手脚冰凉、易腹泻的虚寒体质者,患有关节炎、...
  • “三伏天”将至,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阳气最盛的一段时间,也是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实施“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机。7月15日,国家中医药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冬病夏治与夏季养生”专题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在“冬病夏治”与夏季养生方面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国家中医药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超过85%的二级中医医院和超过90%的三级中医医院均在积极开展“三伏贴”...
  • 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日举办的“时令节气与健康”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李友山给出夏至节气的中医养生建议。“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现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等情况。中医认为,在这个节气,既要防止身体过热,也要防止过度贪凉对脾胃的伤害。”李友山说。对此,李友山建议,饮食方面可适当食用苦瓜、莲子心等苦味的食物以清热解暑。同时,应严格控制冷饮、...
  • 金银花是不少养生人士保温杯里的常客。它有着清热解毒、抗炎抗病等诸多功效。不过,金银花虽好,但并不是一年四季都适用。夏季和金银花“最搭”。金银花好 也要用对季节金银花,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待开放的花。别名:忍冬花,银花,二花,双花。金银花味甘,性寒,善清热解毒,不仅可以药用,还特别适合食用,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药。夏初花开放前采摘,阴干,生用或炒炭,或制成露剂使用。金银花虽然有许多好处,但并不是一年四季都适用。...
  • 从“熬最深的夜,用最贵的眼霜,吃最好的保健品”,到“炸鸡配红茶,可乐放党参,啤酒加枸杞,熬夜敷面膜,蹦迪穿护膝”……在网上,分享养生“秘籍”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社交话题。尽管有些做法并不科学,但折射出年轻人的健康消费新需求。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与老一代人“囤东西”不同,今天的年轻人更愿意“囤健康”,也更舍得在健康上花钱。他们关注养生,并非为了“治已病”,而是为了“...
共104条 首页上页12345...15下页尾页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