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注重四时养生由来已久,早在几千年前的儒家经典《周礼》中便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的相关记载,提示人们在平时应当根据季节的性味属性进食,如此才可以保证人与四时相应、天人合一。而《内经》提倡“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不违天时,不妄做劳,起居有常才能积精全形,尽得天寿而终,故而养生尤当注重饮食健康,而饮食尤其与脾胃关系密切。李杲继承和发展了《内经》中的相关理论,其创立的“补土”学说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有云: “至于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正气之序也。故曰履端于始,序则不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气也……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 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李杲认为,升降浮沉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主要运动形式,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气候变化,相应的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之气的升降,惟长夏土气居于中央是为枢纽,因而人体四季中饮食不同以顺应四时,五谷六豆、瓜果菜蔬皆有时令,不违其时方能益身保生、延长生命。
春季阳气升发,蛰虫周密,万物苏醒,大地回春,自然界处于一年中发陈之时。春季有利于人体精气血津液的化生,此时的养生应当注意养阳,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因而春季的饮食应以辛、甘等发散之品为主,不宜食用酸、涩之品,如此以辛助阳之生发,而以甘养脾气。春季肝木旺,易伤脾土,寓意“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此时,不仅注重肝气的生发,更要预防脾土为肝气横乘而虚弱,通过补脾气的方法,防止肝木太盛克制脾土[1],因此宜多食甘味以养脾气; 而“阳气根于阴,无阴则阳无以生”,因此春季饮食可以适食寒凉,以助阳气生长。
夏季万物繁茂,阳气虽生于春而极于夏,阳旺之时,人体的阳气最易发泄,因此夏季养生应注意保全阳气。饮食不仅要清淡爽口,更要易于消化,少食或不食肥甘油腻之品,以免滋腻碍胃影响阳气生长输布。从五味来讲,可适当进食酸味食物,以防止阳气外泄。因而夏天虽然可以稍食寒凉,以助阳气生长,但切忌贪凉饮冷太过,要时时注意保养阳气。
秋季万物成熟,阳气收敛,阴气始生。这个季节的养生应注意收敛精气,保津养阴。依据“燥则润之”的原则,饮食上要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为主,可选用芝麻、核桃、银耳等有滋润性的食品[2].“阴气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化”.因而秋季可以适当食温,以养于阴。秋分之际暑气尚未尽退,湿热仍有交争,脾胃未能完全恢复到正常功能,切忌过食肥甘厚味。如若饮食不加节制,进食不适必然会增加脾胃负担,使本来就处于疲弱状态的脾胃功能再次受到损伤,致其功能紊乱而变生疾患。此外,愈是体虚者,愈加不可进食补品,骤用补药或补品会更加妨碍脾胃的运化,有碍其清灵之性; 适当进食清淡、甘辛之品,以恢复脾胃灵动之能,复其中焦斡旋之职。
冬季万物蛰藏,阳气闭藏于内,而阴寒盛极于外,故养生之道亦当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饮食宜温热,必以护阴潜阳为原则,进补温性食物以助阳气生化,是为“少火生气”之理。如此方可使水谷精微得以最大限度储存体内而不外泄,以滋五脏、四肢、百骸; 冬季尤当注意燥热辛辣之品亦不宜过食,以免有化热伤阴之虞。
3 结语
综上所述,李杲十分注重脾胃在人身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从重视脾胃调护的思想出发,在四时养生及饮食方面有着相应的论述与措施,认为人应随之而变、顺应四时,以达到顺应自然、延长生命的目的,即“天人一体”的观点。
笔者认为,提高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质量与李杲注重脾胃的四时养生理论不谋而合,将李杲重视脾胃思想融入大众生活,对丰富和发展中医四时养生学说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